2022年4月20日,戊寅谷雨如期而至。谷雨宜茶,这个时节温度适宜,雨量充沛,茶梢的芽叶肥硕翠绿,柔软而鲜活。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人们常说的谷雨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这期间采摘的茶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故谷雨品新茶,相沿成习。
古 今 茶 事
汉魏六朝时期,民间就有饮茶的习俗,而且,以茶入药,古人以为,茶若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唐以前没有形成固定的饮茶模式,人们把茶碾成末,有时和其他食物煮成茗粥,有时清饮。唐代的茶采摘后经过杀青、烘干,制成饼状,饮茶之前,先从茶饼上取下少许,然后碾末,水煮沸后将茶末投进去略煮,还要加盐。
到了宋代,上至宫廷,下到民间,无不喜好饮茶。宋代的茶叶通常制成半发酵的膏饼,饮用前先把膏饼在火上稍加炙烤,然后碾成细末放在茶盏内,再沏以沸水,水面会沸起一层白沫。知己好友带来自家好茶,相聚比试高低,于是斗茶之风盛行。
随着时光的推移,民间积极借鉴前人的制茶经验,逐渐形成散茶、紧压茶(如茶砖、茶饼)等很多品种。明代以后,人们直接饮用叶茶,最初还是煮叶,中期以后就是直接冲泡了,与今天的饮茶方式渐同。
佛 门 与 茶
西汉时期,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人工种植茶的先河,被敬为茶祖。后吴理真脱发修行,首创“佛茶一家”。
在禅宗史上,还有“吃茶去”的公案。《景德传灯录》记载:
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
僧答:“曾到”。
赵州曰:“吃茶去。”
又问僧,僧答:“不曾到”。
赵州曰:“吃茶去”。
唐代僧侣有饮茶风尚,晚唐著名诗僧齐已留下了三首与谷雨有关的茶诗,其中一首是《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泡 谷 雨 茶
谷雨时节,泡一杯新茶,忘却尘扰,不亦快哉!
材料:
谷雨烤茶(高温绿茶)1g
方法:
- 将准备好的茶叶压碎
- 将茶倒入茶杯
- 注入80度左右的矿泉水(注:水温根据茶类调整)
- 静置三分钟
- 隔离并出尽茶汤
谷雨的雨丝如烟如雾,此时的春茶翠绿鲜嫩,傍晚的天气清明和暖。谷雨佳茗难得,烧一壶水,泡一杯茶,邀三两好友,一同吃茶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茶叶百科网(www.chayew.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hayew.cn/post/12208.html
转载请注明:茶百科 » 谷雨吃什么传统食物(谷雨茶是几月份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