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喝绿茶的好时间,今天我就来聊一聊绿茶中的珍品—湄潭翠芽。湄潭翠芽在贵州省是属于十大名茶之一,它外形绿润,扁平、光滑匀整;它味滋味鲜爽,它汤色绿润清澈,栗香浓郁持久,叶底绿鲜活匀整,而且内含的物质也很丰富,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茶叶。所以在冲泡湄潭翠芽时需要掌握一点点正确的冲泡方法,这样才能使泡出的茶汤滋味鲜爽可口,那么湄潭翠芽的冲泡方法是什么呢?
湄潭翠芽茶冲泡时,首先是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茶水比不同,茶汤香气的高低和滋味浓淡各异。茶水比越小,水浸出物的绝对量就越大。另一方面,茶水比过小,湄潭翠芽茶内含物被溶出茶汤的量虽然较大,但由于用水量大,茶汤浓度却显得很低,茶味淡,香气薄。相反,茶水比过大,由于用水量少,茶汤浓度过高,滋味苦涩,而且不能充分利用湄潭翠芽茶的有效成分,所以适当地掌握好合适的茶水比。
其次是水温,水温的高低也是影响湄江翠的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低,湄江翠的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焖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气候寒冷时,由于茶具温度低,对泡茶用水的冷却作用明显,宜用沸水冲泡。调制冰湄潭翠芽茶,最好用温水(40-50°C)冲泡,尽量减少湄江翠片蛋白质和多糖等高分子成分溶入茶汤,防止加冰时出现沉淀物。同时冷茶水还可提高冰块的制冷效果。
“洗茶”是去除表层尘土的有效途径,不宜超过1分钟,时间过长,会把茶中的有益物质泡出。第二、三、四次冲泡依次延长,分别采用1分半、2分和2分半钟即可。这样冲泡,茶汤不至于出现前浓后淡的现象。泡茶时置茶有三种不同方法,先放湄潭翠芽茶后注入沸水,称为下投法;沸水注入约1/3后放入湄潭翠芽茶,泡一定时间再注满水,称为中投法;注满沸水后再放入湄潭翠芽茶,则为上投法。
不同湄潭翠芽茶,由于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成分含量及其溶出速率不同,要求不同的投茶方法,做到置茶有序。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含量高以及品赏中对香气和汤色要求高的各类名茶,可用上投法。条形松展、比重轻、不易沉入水中的湄潭翠芽茶,宜用下投法或中投法。不同季节,由于气温和茶冷热不同,投茶方式也应有所区别,一般可采用“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充分利用湄潭翠芽茶的特点。
如在前述茶水比、水温和冲泡时间条件下。第一次冲泡虽可提取88%的茶多酚,但湄潭翠芽茶中各种成分的溶出速率是有区别的,有些物质溶出速率比茶多酚慢。而且,每次添水时,杯内尚留有约1/3的茶水,所以每泡茶汤浓度也比较近。冲泡时,第一泡目的是洗茶,时间亦短,茶汤弃去不饮。故多作四次冲泡,饮用第二、三、四泡.
湄潭翠芽清香型和高香型的区别
外形差异:清香型湄潭翠芽造型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淡稀有,色泽绿翠,香气清香悦鼻,叶底嫩绿均匀。高香型湄潭翠芽外形平直光滑、均匀、带有黄色,具有浓郁的粟香和浓郁的茶香和花香。两者的共同点:茶叶饱满耐泡。冲泡后,茶叶会变成扁平直的茶条,瞬间变成杯中盛开的小花,散发出清香嫩滑的茶香。
香味差异:香型湄潭翠芽闻起来有淡淡的茶香,而香型闻起来是浓郁的茶香,香味协调,有回香的感觉。清香型茶的香味比高香型茶弱。
口味差异:冲泡清香型湄潭翠芽的香气清香扑鼻,色泽嫩绿,汤色嫩绿明亮,口感醇厚典雅。高香型湄潭翠芽冲泡后香气清高,茶汤色茶绿明亮,口感醇厚,回味甘爽。
如果想品尝湄潭翠芽的醇厚口感,应该注意方法。先闻茶香,再静观其色,再看其形,再品味其味。无论泡多久,质量好的湄潭翠芽都不会改变茶形,回甘的层次感也均匀丰富。正因为如此,湄潭翠芽时会相继出现茶绿明亮的感觉。高品质的湄潭翠芽口感都会在饮用时滋味浓醇,滑口,润喉,回甘,舌根生津。
湄潭翠芽的口感十分甘醇鲜爽,香气清新高长,品饮起来沁人心脾。
湄潭翠芽怎么泡
1、选茶
首先,湄潭翠芽在冲泡前,选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茶叶。那么湄潭翠芽茶干茶匀称,色泽鲜艳,茶味清香,外形光滑扁平为佳。
2、选择用水
其次,湄潭翠芽在冲泡时,选择所用的水质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水质对茶汤的影响是很大的,水的硬度直接影响到茶汤的色泽与口感,冲泡湄潭翠芽,以山泉水为佳,纯净水次之。
3、适宜水温
再次,湄潭翠芽在冲泡时,适宜的水温一定要掌控好。因为水温对冲泡后的茶汤色泽和口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湄潭翠芽是嫩芽茶,茶芽很嫩,所以冲泡水温不能太高,80度左右为宜。如果水温太高,则会烫熟茶叶,茶汤会变黄变苦。
4、茶叶投放量
从次,湄潭翠芽在冲泡的时候,茶叶的投放量也要准确,不过这也不是同意固定的,得视茶具大小,茶叶的种类与个人的习惯而定,通常冲泡湄潭翠芽,茶与水的比例为1:50~60,如150毫升的水一般投放3-4克左右茶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茶叶百科网(www.chayew.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hayew.cn/post/12502.html
转载请注明:茶百科 » 湄潭翠芽口感怎么样(湄潭翠芽味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