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杭州的时候,也是秋天,去了西湖龙井的茶园。
先去了梅坞,一路上,沿途都是茶园。
到了地方停下车,是一条直街。
街两旁的房子装修风格很小资,粉墙灰瓦,颇具古朴情调。
茶园就在街两边的山上,依山而建。
游客来到此处后,若想看茶园,继续往上爬就是。
若想吃饭喝茶,路两边都是店。
因为梅家坞梅姓人家居多,店铺招牌多数是“梅XX茶叶直销部”。
想来,这里原先是村民的宅子。
后来游客变多,才逐渐改成这种“前店后住家”的模式。
几乎家家门前都有着漂亮的小院待客,特别有江南建筑的风韵。
闲逛一圈,选了家门前种着茂盛龙爪菊和柚子树、庭院清爽的店,进去喝茶。
也是,来到茶村,怎能不喝上一杯?
那天我们喝了两杯绿茶,一杯纯龙井,一杯秋季限定的桂花龙井。
而那次在杭州,我们带了两罐茶。
一罐龙井绿茶,一罐龙井红茶(九曲红梅)。
乍一听九曲红梅这个名字,许多茶客估计会感到陌生,它到底是款怎样的红茶?
《2》
九曲红梅和西湖龙井有何渊源?
提到茶,江浙一带是绿茶的主产区,而杭州更是西湖龙井的大本营。
西湖龙井声名远扬,与它同宗的九曲红梅却少有人知。
不过在当地人心里,西湖龙井与九曲红梅,一绿一红均是杭州茶区的骄傲。
浙江本身是产茶大省,以各式绿茶出名。
九曲红梅在其中,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是极特殊的存在。
而且九曲红梅与西湖龙井之间,渊源不浅。
它们的产区相同,都是产自杭州。
它们的树种相近,不论是龙井绿茶,还是龙井红茶,按照传统做法都以龙井群体种为佳。
它们的原料都相对细嫩。
西湖龙井自然不必多说,身为注重外形细嫩的绿茶,注重嫩采不过天经地义。
但九曲红梅的原料采摘,也比其它红茶细嫩。
有芽有叶,芽尖明显。
从纤细、卷曲、细紧的干茶来看,外形十分迷你可爱!
《3》
按照红茶分类,九曲红梅属于工夫红茶。
制茶时,没有经历烟小种那样的烟熏加工,而是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为主。
而从溯源看,九曲红梅的“九曲”与武夷山有着密切关联。
九曲溪是武夷山的母亲河之一,发源自桐木高山,清澈见底,绵绵不绝往下流。
去年在武夷山坐竹筏漂流,便是在九曲溪的景区段。
一路上有经历一曲、二曲、三曲、四曲等。
其中,四曲段颇有名气。
当年朱元璋下令“废团茶,兴散茶”后,御茶园便从建瓯,搬到了四曲溪畔。
至此,带动了武夷茶的兴起。
提到武夷茶,当地亦有两朵并蒂花——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
武夷红茶包括正山小种、金骏眉等。
按李丽华、周玉璠等学者所著的《世界红茶发展史略初探》所述。
红茶最早于西方称为武夷茶,“小种”与“工夫”同时见诸文字是在明末。
据资料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人已将茶运往爪哇再转运欧洲。
1637年英人初到广州欲购茶,1644年从厦门运去武夷茶。
可见,武夷红茶早于16-17世纪传播到西方。
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鼻祖。
按照红茶发展史,先有小种红茶,再有工夫红茶,最后才是红碎茶。
至于九曲红茶的诞生,在茶圈江湖里能追溯到这样的往事。
太平天国时期,时局动荡,战乱殃及闽北、浙南一带。
当时武夷山一带的村民,为了躲避战乱,背井离乡。
一路往北,到了杭州大坞山一带,开荒种粮定居。
至此,这些村民将家乡种茶、制茶的技术传播过来。
以杭州当地的菜茶为原料,制出了别有特色的红茶。
因怀念故土,在取名时加上了“九曲”。
九曲红梅,因此得名。
《4》
九曲红梅的干茶,颇为卷曲。
条索纤细,紧结细巧,形似鱼钩。
捧起一把干茶,你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
小鱼钩那般的干茶,有不少牵连情况。
两、三根干茶串联在一起,再常见不过。
干茶主体颜色乌润,黧黑色明显。
用特写镜头拍下来,能看出干茶表面带有不少茶毫。
直观看去,就能看出采茶等级颇高。
之前听过这样的调侃,称九曲红梅是杭州版的金骏眉。
但这种说法不全对。
虽说,九曲红梅的原料细嫩,但它毕竟是有芽头,有嫩叶的。
与金骏眉以芽为主的采茶标准,并不相同!
抛开外形不谈,从干茶香气看,九曲红梅也颇为可圈可点。
找出之前买的一罐茶,称重5克,放在茶则上备用。
烫壶温杯后,趁热投入干茶。
端起盖碗轻轻摇晃后再打开,干茶被热气熏过后,正发散着丝丝甜香、甜花香,很是美妙。
《5》
闻过干茶后,正式冲泡。
泡九曲红梅这样的工夫红茶,与平日冲泡正山小种的做法相似。
茶具呢,建议选白瓷盖碗,最能还原好茶本色。
泡茶时,不用听信所谓85℃温水泡红茶的说法。
好茶不怕沸水烫,直接沸水冲泡便是。
浸泡时间上,讲究“先快后慢”。
前5-6冲左右,快速注入沸水后,迅速合盖,立刻倒出茶汤。
内质丰富的红茶,哪怕仅有短短几秒的浸泡时间,也足够泡出浓淡适中、鲜香甘醇的茶味。
随着内在茶味不断被消耗,到了尾水阶段,可以适当坐杯闷泡。
闷过三、四冲茶汤后,等再也泡不出茶味,这泡茶才能画上完美句号。
环壁注入沸水,当干茶接触到沸水刹那,茶香已经扬起。
此时飘散在空气中的是一股甜香、干果香。
快速出汤,沥干茶水后,趁热揭盖闻香。
盖香上,闻到的香型更是全面,包括有甜香、花香、桂圆香等。
稍凉后,尾调又浮现几分似蜜般的清甜气息。
端起透明的玻璃公道杯,迎着光看去,汤色橙红。
比正山小种的汤色要略深一些。
但汤中浮动着纤细茶毫,茶水清澈明亮。
论茶汤外在表现,汤色清、透、亮,汤色不暗沉,已经符合一泡好红茶的基础要素。
真正的重头戏,在于尝汤。
倒茶分汤后,小口啜入,茶水入口顺滑,微微清甜。
汤中的香气,依旧是干果香为主,花香并不是很明显。
茶味厚,饮茶入喉瞬间,喉咙能感受到几分凉意。
整体上,甘、爽、醇、滑。
只可惜,回甘生津感不够猛烈。
且在茶汤当中,落水香的层次并不分明。
《6》
从试喝感受看,那罐九曲红梅中规中矩,干果香出挑。
只不过,从闻香到尝汤,都没能邂逅到传说中的梅花香。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梅花的香气是清幽雅致的,很有辨识力。
九曲红梅的茶名,自带几分暗香浮动的气息。
但九曲红梅的代表香,却非所谓的梅花香。
据传,是因为它的汤色橙红透彻。
茶汤如冬日红梅那般,是一抹暖色调的风景,因此得名。
白雪皑皑,红梅娇美,一红一白,反差明显。
而九曲红梅,诞生在绿茶名产区。
不论怎么看,它始终都是“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特殊存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QQ:107759983,立即清除!
转载声明:本文由茶叶百科网(www.chayew.cn)发布,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chayew.cn/post/9788.html
转载请注明:茶百科 » 九曲红梅是什么茶(有什么禁忌)